黎明破晓 光伏产业“承压”前行

清洁减排综合网 储能黎明破晓 光伏产业“承压”前行已关闭评论2阅读模式

据储能界了解到,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中国光伏产业正经历着跌宕起伏的2024年。多家光伏企业2024年上半年年报出现亏损,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走低。“业绩崩塌”“全行业亏损”“冰火两重天”等词语成为标注行业的高频词。

跨越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周期,增强光伏产业链韧性成为博弈制胜的关键。通过对多家光伏头部企业财报分析发现,虽然市场环境与价格波动仍在持续,但也有光伏巨头因产品更具竞争力,全球化程度更高,经营业务多元化展现出了较强的抗压力。

需健全强化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

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波动。受供需错配、产业链价格下跌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整体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价格下滑超过40%,电池片和组件价格下跌超过15%。产值方面,国内光伏制造端(不含逆变器)产值约5386亿元,同比下降36.5%;出口额方面,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硅片、电池片、组件)约186.7亿美元,同比下降35.4%。有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中,光伏上市公司数量激增了四倍有余,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产业链供需之间的矛盾。

在记者梳理的68家披露半年报的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中,36家营业收入取得同比增长,占比53%;仅27家净利润取得同比增长,占比40%;17家亏损,占比25%。

昔日的光伏巨头纷纷折戟,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大全能源、海优新材、时创能源、明冠新材、金博股份等企业营收、净利润双降,晶科能源、天合光能虽然保持盈利,但净利润也出现下滑,光伏产业链普遍亏损。

以四大光伏组件企业为例。受到技术、产能、布局、渠道和销售策略影响,2024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和晶澳科技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或亏损。隆基绿能和晶澳科技分别亏损52.43亿元和8.74亿元,同比下降157.13%和118.16%。

晶科能源与天合光能并未亏损,但也遭遇业绩下滑。晶科能源营业收入为472.51亿元,同比下降11.88%;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下降68.77%;天合光能营业收入为429.68亿元,同比下降12.99%;归母净利润为5.26亿元,同比下降85.14%。隆基绿能表示,业绩出现亏损主要是受到产业链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和存货减值计提的影响。当前,光伏行业供需错配形势加剧,产业链价格下行,海外贸易壁垒持续加码,技术迭代加速演进,这些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业内专家表示,光伏供需失衡是导致光伏主产业链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跨越行业发展周期,增强产业链韧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有效修复与提升,让光伏企业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和价格波动时,更好地应对和抵御风险。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需要紧密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来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谈及光伏产业链发展时曾表示。健全强化光伏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对于促进光伏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与资源配置,还可以增强产业链的韧性与稳定性,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光伏产业经历了二三线企业退出、跨界企业退出和头部企业整合后,落后产能正逐步被淘汰。目前,供给侧洗牌已进入中后期,预计随着终端需求的释放,产业链盈利将逐步恢复。

晶科能源表示,全年来看,随着下半年产业链价格逐步稳定和下半年需求季节性复苏,晶科能源有信心在完成全年出货指引的同时,通过平衡不同区域出货和利润来保持可持续的经营业绩。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光伏产业周期底部,逆变器环节展现出了率先复苏的迹象。逆变器企业固德威、禾迈股份、昱能科技在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均有所上升,较二季度相比呈向好趋势。今年6月以来,全球逆变器市场加速回暖,新兴市场需求旺盛,欧洲市场延续同比正增长。

加强技术创新及全球化布局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链韧性增强的核心动力。

实际上,在本轮市场波动之中,仍有部分光伏企业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稳健的经营策略,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技术创新是破局之钥。N型TOPCon技术以其高效、低衰减的显著优势,迅速成为市场新宠。众多光伏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动N型高效电池技术进一步升级和迭代。

《光伏产业专利发展年度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光伏产业在TOPCon电池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达到6162件,占全球申请量的51%,位居全球首位。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中国企业在N型TOPCon电池领域的创新能力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此外,N型TOPCon技术的全球市场布局也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根据光伏行业协会数据,中国N型TOPCon电池市场占据全球主要份额,且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今年以来,N型TOPCon技术市场份额在大幅上升。天合光能认为,未来5年,TOPCon技术凭借其经济性和性价比,仍将占据主流市场份额。

作为N型技术先驱者的晶科能源,其上半年N型TOPCon电池的量产效率达到了26.1%,良率高达98%以上。此外,晶科能源在钙钛矿叠层电池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转化效率高达33.24%,为未来的技术升级奠定了基础。

这些技术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上半年,晶科能源凭借其在N型TOPCon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实现了组件出货量的稳步增长,达到了43.8吉瓦,稳居行业第一。同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尽管同比下降68.77%,但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这样的业绩表现无疑显得更为亮眼。

记者注意到,科技创新还推动了光伏行业新业务、新模式的涌现,为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提供可能,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的韧性和稳定性。例如光伏+储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新业务模式的涌现,丰富了光伏应用场景;在光伏组件生产环节,通过与上游硅料、硅片生产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成本控制,从而推动产品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技术创新升级之外,光伏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出海”成为不少光伏企业的选择。

7月,TCL中环、晶科能源、阳光电源三家光伏企业集中官宣了其出海中东项目;阿特斯已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梅斯基特和印第安纳州杰斐逊维尔市分别建立了5吉瓦的N型新技术光伏组件工厂和5吉瓦高效N型电池片项目;隆基绿能表示,已实现北美区域出货顺畅通关,美国5吉瓦组件工厂已经正式投产,对北美地区业务开拓形成了有力支持。

正泰新能全球市场总监王坤鹏认为,在光伏行业产能扩张的同时,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也在迫使落后产能退出,这部分率先退出的产能包括老旧和不具备全球化运营能力的产能。而拥有全球化运营能力、N型产能占比高的企业,大概率能平稳渡过这波周期,并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在业内看来,当前,保持技术领先和实施全球化市场布局是确保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基础。面对市场波动和技术迭代的双重挑战,光伏企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和全球化布局等策略,在“内卷”中厮杀出一条“血路”。

相关文章
消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请及时告知我们。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weinxin
我的QQ
QQ扫一扫
清洁减排综合网
  • 来源:清洁减排综合网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qphe.cn/index.php/2024/10/19/1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