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储能界了解到,储能产业链苦“价格战”久矣!
一场从顶层设计、主管部门、行业自律等各方面发起的“阻击战”正在进行,将促进储能行业回归理性、有序的发展轨道。
价格战弊端显现
自2022年底以来,储能电芯、系统价格持续下行。
目前,储能电芯价格已进入“0.3元/Wh时代”,对比年初下跌近2/3;储能系统价格则接连跌破0.6元/Wh、0.5元/Wh,全面迈入“0.5元/Wh时代”,较年初下降约1/2。
近日,内蒙古能源东苏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基地32万千瓦风储项目和8万千瓦光伏项目配套储能系统设备采购开标,19家企业竞价,11家企业公示投标报价,投标报价区间为0.481~0.582元/Wh。
这说明储能系统价格仍在持续下探。
资料显示,280A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理论成本约为0.34元/Wh,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经逼近储能电池企业成本线,有的二三线长江正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也有行业人士表示,“储能系统0.5元/Wh已经低于成本价,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盈利。”
长期的价格战带来的后果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半年报、三季报情况来看,电芯、系统集成等产业链企业持续承压,多数企业“增收不增利”,只有少数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其次,行业加速洗牌,马太效应逐渐凸显,强者恒强的格局形成,从国内外市场的招标、订单情况看,市场份额逐渐向具有综合实力的头部企业集中,行业大佬“80%储能系统集成商将要倒下”这样的断言正在发生。
另外,低价竞争使得储能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难以得到保障,给储能安全埋下隐患,工商业储能领域,率先受到储能安全压力。
4月初,温州一工商业储能项目起火,使得温州掀起了一场工商业安全整改风暴并很快席卷整个浙江省,有报道称当前浙江超50%以上的工商业储能正面临整改。
下半年以来,多地加强了消防安全验收标准并且正在制定消防安全标准规范,虽然有利于为储能安全设置“防火墙”,但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储能企业的安全成本。
“阻击战”开始
面对愈演愈恶劣的价格战,一场从顶层设计、主管部门、行业自律等各方面发起的“阻击战”正在进行。
顶层设计方面,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在第六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特别强调,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11月6日,国家层面再出顶层文件支持储能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工信部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坚持有效供给与扩大需求相结合,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
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对专利侵权、市场垄断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预防和惩治,化解行业“内卷”现象,维护健康公平市场环境。
监管方面,自2023年“827”新政以来,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新“827新政”、“315新政”、“国九条”、“科八条”等严监管政策,将一批热衷于投机、赚快钱、热钱的资本挡在了门外,防止了资本的无序扩张给行业带来的不力影响。
2024年6月19日,证监会进一步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提出要坚决执行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这项政策支持了有科技硬实力的企业发展壮大,也使得不具备科技研发实力的企业望而却步,有助于行业良性发展。
行业自律方面,风电、光伏行业率先阻击“价格战”,储能行业央企正在发力。
10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以“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为主题的座谈会,聚焦有序化解供需失衡、出清过剩产能。在该会议中,限价方案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确定了0.68元/W为行业最低成本,若低于该价格投标中标便涉嫌违法。
风电企业紧随其后,10月16-18日,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等12家国内主流风电整机企业共同签署《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对低价恶性竞争作出了抵制。
风光行业先试先行为储能行业的行动提供了参考,作为在招投标市场有风向标意义的央企率先行动。
近日,有媒体报道,已有央企开发商针对其拟招标的储能项目修改了评标办法,新规内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评标的基准价不再是最低价,而是中间价;技术权重从50%提升到55%,价格权重从45%下降到40%;招投标门槛提高,累计合同业绩超旧规10倍。
新规的意义在于,突出技术和业绩要求,将扭转靠低价赢得市场的不良竞争局面。
其中,技术权首次重压倒性超过价格权重,使得具有技术实力的企业更容易脱颖而出;业绩门槛提高将筛选掉一批无稳定业绩、缺乏实证经验的中小企业。
无独有偶,近期,行业大佬也在位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发声。
11月7日,在2024年世界储能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发表致辞称,未来储能容量还将增加6倍,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行业出现野蛮生长,乱象频出。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储能行业不能“乱”,但能源转型的需求也要求我们绝不能“慢”,行业必须在快速增长中同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他指出,高可靠是行业发展的根基。高价值,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只有聚焦价值竞争,创造“高价值”产品,储能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供给端也在行动,推动锂业格局重塑,促使锂价止跌回稳。
从3月下旬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在7月、8月、9月接连跌破9万元/吨、8万元/吨大关、7万元/吨大关。
在整个产业链,锂价震荡往往产生一些列的连锁反应,直接的影响是电芯、集成企业在锂价下行周期疯狂扩大产能,造成产能阶段性过剩,最终的结果是电芯和系统集成企业低价竞争。
不过,9月以来,锂电材料端的竞争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9月10日,宁德时代决定暂停其在江西的锂云母业务,这一消息被认为是锂矿产能出清的一个重磅信号。
10月10日,赣锋锂业公告称,近日与富临精工及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签订协议,拟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新建年产10万吨硫酸锂制造磷酸二氢锂项目。相比较2022年双方达成的协议,规划产能缩减了一半。
从国内生产环节来看,由于高企的成本压力,8月内锂盐厂开工率明显下降,进出口方面,我国碳酸锂主要进口国之一的智利出口中国的碳酸锂量级连续4个月下滑,8月出口量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11%。
国外方面,当地时间10月9日,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Rio Tinto)在官网宣布,其已与美国锂生产商Arcadium Lithium plc达成价值67亿美元的最终收购协议。
如果交易成功,力拓将跻身全球最大的锂供应商之一,仅次于美国雅保公司和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
国内外产业链巨头凭借雄厚资本和产业链优势是稳定锂资源市场的关键,未来,随着锂矿和锂电池产能出清,政策利好助推新能源汽车需求释放,以及新型储能装机持续增高,锂价止跌回稳只是时间问题,也将促使储能价格回归理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