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储能界了解到,近日,长三角储能科技产业集团与瑞泰超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正式签署3GWh储能电芯领域采购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全面深化在储能技术领域的合作,覆盖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链条。
长三角储能科技产业集团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典型的地方国资+民间资本组合,由嘉兴市经开区政府、融安控股集团及产业投资机构联合发起设立,主营业务涵盖储能电池工艺及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储能电池技术及产品研发制造、储能系统研发制造、储能电站投资建设运营,同时开展城市综合能源治理解决方案。
其研发生产核心团队主要来自松下、LG、三星、宁德时代、国轩等国际国内头部新能源企业。
资方融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OAN HOLDINGS GROUP(融安控股)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创新驱动的深度产业投资运营商,业务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及半导体等前沿创新产业,未来五年,主要立足长三角地区,重点布局储能电池制造基地、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储能装备制造基地、储能电站项目投建运营,同时将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聚集,目标围绕储能产业实现全产业链生态布局。
虽然是一家由地级市区一级的国资参与的储能企业,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无论是产能还是业务、订单,频频展现大手笔。
2023年3月18日,总投资51亿元的长三角储能产业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开工动土暨长三角储能国际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浙江嘉兴经开区举行。
该项目由长三角储能科技产业集团投资建设,项目将采用先进的量产工艺及自主研发的电池技术,核心产品包括280Ah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4680全极耳圆柱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钛酸锂电池等。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40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正式投产后,预计电池、模组及储能系统年产值不低于60亿元,预计综合税收不低于3.4亿元;项目两期全部投产后,预计电池、模组及储能系统年产值不低于100亿元,预计综合税收不低于5亿元。
长三角储能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汤志勇曾表示,该项目是公司在储能电池产品整个产业链中投建的关键项目,目标是建成本地区“全产业链、全场景”储能产业研发、制造、应用基地,项目涵盖储能材料、储能电池、储能系统研发制造及光储充一体化应用示范。
2024年7月29日,嘉兴市秀洲区悉科1237产业园466kWh固态电池储能项目竣工,该项目是由长三角储能科技产业集团全面提供电池及系统集成产品,首次将固态电池技术转化为实际场景应用,这是长三角储能科技产业集团储能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8月8日,长三角储能科技产业集团成员企业浙江山海长时新能源有限公司300MW/600MWh独立储能项目历时近3个月的前期准备,在平邑县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期100MW/200MWh项目正式启动开工。
作为山东省2024年电网侧储能领域的标杆项目,该项目已被列入山东省重大项目、临沂市重大项目。
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长三角储能科技产业集团从储能电芯、模组PACK、储能系统到项目开发建设运营的垂直产业链模式进一步得到了实证。
作为长三角储能科技产业集团的核心成员企业之一,浙江山海长时新能源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电站投资、开发、建设与运营。未来三年,公司依托股东市场资源及储能产品技术能力,规划在全国部署工商业储能与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总容量目标直指3000MWh,储能项目投资规模将超40亿元人民币。
地方国资“偏爱”储能
全球能源变革的大潮中,储能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CESA)产业数据库统计数据,2024年1-8月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9.8GW,接近于去年全年。
随着储能产业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及政策、补贴利好,更多的民营企业选择与地方政府及国资背景企业联手,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扩大储能领域的市场份额,以实现更大的发展。地方政府+国企央企+民营企业互相配合,将成未来储能行业的趋势。
目前,地方政府及其国资入局储能的方式主要包括参设储能基金、参股新能源企业、成立储能集团等。
据数字储能网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至少有25个与储能相关基金设立,资金规模超过2200亿元。
这些基金的设立,一方面对于有创新能力的储能小微企业、即将上市的企业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将为当地的储能产业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助推新型储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从资方背景来看,一些地方政府为推动储能产业的招商引资、推动本地储能产业发展,频频出手,依靠本地国资或国资控股企业参设储能相关基金。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今年7月,北京市政府设立了信息产业、机器人、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绿色能源和低碳、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8支政府投资基金。
新设基金总初始规模1000亿元;新设基金将以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产品产业化、激发产业活力、打造高效产业生态为导向,重点支持上述领域战略性、前沿性、关键性股权融资项目。
投资领域提及绿色能源和低碳基金包含氢能、储能、可再生能源、低碳新技术开发、绿色低碳融合、绿色能源应用示范等。
今年以来,在多起融资事件中,频频出现地方国资身影。
2月20日,铁基新能和富浙富创合计向阳光新能源增资3.47亿元。这次注资是安徽、浙江两大国资机构的联手合作。
铁基新能大股东安徽省铁路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其99.995%股份。官网显示,后者为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是开展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管理的重要平台。
5月31日,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蔚来能源)宣布获得武汉光创新兴技术一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武汉光创基金)等机构高达15亿元的战略投资。
这笔战略投资将主要用于蔚来在充电、换电、储能、电池服务、能源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技术研发、制造和运维,进一步推动蔚来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布局与发展,并支持车网互动创新业务的投入。
武汉光创基金的合伙人包括武汉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武汉光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两者均为湖北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4月1日,智光电气旗下控股子公司的智光储能在最新一轮融资中,一口气引进了10个外部机构股东,其中不少具有国资背景。公告披露,智光储能的融资活动于去年底启动,现已成功完成所有交割程序。此轮融资吸引了众多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平台参与,包括国开金融旗下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省级金融控股企业粤财控股、南方电网旗下的南网基金以及市属国企广州工控等。
从资产规模和控股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广州国资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2023年6月16日,广州发展发布公告称,拟与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广州市属国企,以及储能民营上市公司广州鹏辉能源、智光电气签署《储能集团合资协议》,6家企业共同投资设立广州储能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司注册资本达20亿,业务涵盖电化学储能、储能电池产业链相关产品的制造,以及氢能“制储加运”等领域。
这是首家主业定位为储能的国企和民企混合所有制企业,开了国内储能领域的先河。
3月27日,广州绿色投资成功收购了普路通股份的控制权,广州市花都区国资局随之成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旨在共同推动光伏、新型储能及钠电池产业链在广州花都区的落地发展。
除此以外,广州国资委实控的三家企业于去年8月入主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孚能科技,既补全了广州国资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缺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