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储能界了解到,
“这条路我们走了20年,这是比亚迪造车的故事,也是中国品牌的缩影。”
——王传福
中国新能源相关政策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
2001年·纯电、混动、燃料电池列入“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正式启动。
2003年·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宣布进军汽车业,并明确了插混技术方向,开始进入研发阶段。
2008年·股神巴菲特觅得商机,斥资2.3亿美元购入比亚迪10%的股份。
2009年·国务院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同年,财政部、科技部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批选取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
2010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明确对于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财政补贴。
2012年·国务院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纯电动技术发展路线,并确定了至2020年产销目标。
2008年·自主研发的第一代DM技术发布,首款搭载车型F3DM,这也是我国第一辆新能源汽车。
2009年·纯电动车比亚迪E6上市,比亚迪开始布局新能源出租车市场。
2010年·比亚迪推出“城市公交电动化”战略。
2011年·比亚迪与梅赛德斯·奔驰合资共建豪华新能源品牌腾势。
2011年·比亚迪首款电动巴士——ebus-12问世,电动大巴全球化之旅开启。
2014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公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5年·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财政补贴进入退坡阶段。
2017年·工信部等五部委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双积分政策正式落地。
2013年·第二代DM技术发布。首款搭载车型为王朝系列“秦”,此后,元、宋、唐等王朝系列混动及电动车型陆续登场。
2014年·比亚迪发布542战略,其中,“5”是零百加速5秒内,“4”是电四驱,“2”是百公里综合油耗2升以内。该战略为比亚迪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6年·比亚迪聘请设计外脑,“Dragon Face”(龙颜)家族设计语言惊世而出。
2018年·第三代DM技术发布。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指出,新能源汽车全面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并提出新发展任务及目标。
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全面终止。
2023年·工信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购置税。
2024年·商务部等七部委出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
2020年·发布“刀片电池”,成为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标杆。同年,首搭“刀片电池”的旗舰轿车汉上市,打破合资在高端市场的“天花板”。
2021年·发布DM-i超级混动(第四代DM技术),“颠覆燃油车”的时代到来。
2022年·比亚迪宣布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
2023年·比亚迪正式发布仰望品牌及其核心技术“易四方”,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U8正式上线。
2024年·比亚迪梦想日活动,发布新能源整车智能新战略。
2024年11月18日,比亚迪成立30周年,三十而立,依然风华正茂。今年,比亚迪也将迎来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让我们期待比亚迪继续“长风破浪”,不负韶华!
邢锐
30年前,当南亚热带的季风吹来湿润温热的空气,与香港毗邻而居的深圳,正涌动着创业的激情,无数的梦想汇聚于此。
在布吉,有一位年轻人凝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他深深地吮吸着空气中弥漫着的创业味道,在他的脚下,是渐渐延伸开来的梦想。那一年,王传福刚刚辞去了一份看起来非常不错的工作,转身就来到了这片希冀之地。
以梦为马,王传福开启了创业之路。他一路披荆斩棘,10年、20年、直到30年后的今天,他带领比亚迪从一个小小的电池工厂成长为年营业额6000亿元、市值近万亿元的商业巨擘。
他成功了。但他说,梦想还在路上。
初露锋芒
“他是我见到的少有的非常专注的人!”
——王干芝
命运的齿轮在转动。
1995年2月,王传福辞去了“铁饭碗”,选择下海经商。20名员工、250万元借来的启动资金,王传福就这样开启了逐梦之旅。在确定闯入二次充电电池这片“蓝海”之后,他又作出了一个遵从本心的决定——在“更快赚钱”和“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上,他选择了后者。
王传福的“运气不错”,他主导研发的镍电池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技改和反复测试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突破”——以更具性价比的镍电池获得了当时台湾最大的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的首肯,一举击败了“电池巨头”之一的日本三洋。
首战告捷,王传福“乘胜追击”。先后获得了摩托罗拉、诺基亚的大订单,到了2002年,比亚迪已经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也是在那一年,比亚迪于港交所成功上市。
期间,比亚迪于2000年建起了自己的第一座厂房,真正在深圳扎下了根。数年里,得见王传福在电池领域屡渡难关且“初心不改”,最终成就不俗的经历,中国香港风险投资公司董事王干芝评价说,“他是我见到的少有的非常专注的人!”
不过,这个评价里还应该再多一个词——“冒险精神”,这样的话,王传福的标签就更加鲜明而深刻了。因为,他很快就摆脱了过往成就的“束缚”,选择了“再出发”。
这将是又一次的“冒险”。在复盘比亚迪的发展后,他认为,在电池领域,比亚迪与日系同行的鏖战已接近尾声,手机电池业务的增长也接近饱和状态。
“为何不进入汽车赛道呢?”他目光闪烁,似乎看到了汽车行业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商机。此时,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经济也呈“万物竞发”之势,国内汽车市场也到了临界点(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准确的:2003年,国内汽车市场爆发,跃升为全球第四大汽车消费市场)。
“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念头一旦通达,他就迅速行动起来,决心要去“闯一闯这个新世界”。
“无人之境”
“这是一条没有走过的路!”
——王传福
“冒险”之路荆棘丛生。
2003年,王传福准备花2个多亿元去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可通过收购获得相应的造车资质),却遭到了比亚迪董事会其他成员的反对,“为什么要去造车?”
经过一番鏖战,王传福得到了想要的结果,汽车项目得以成行。他回忆道:“当时连持有我们股票60%的美国基金公司也打电话找我,问能否改变这一决定,不改变则大量卖出股票,这给我们制造了很大的压力。”
但资本市场还是给了他一记重击。作为他“一意孤行”的代价,宣布收购西安秦川汽车的当天,比亚迪的股价应声暴跌,从18港元跌至12港元。
压力剧增,他却内心激荡,充满斗志,他坚信自己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所以选择也是无悔的,“从未来5年甚至10年的企业战略上考虑……我想这件事是坚定不移的。”
王传福沉下心来,他要为比亚迪的未来谋划出一条更加广阔且光明的道路来。在确定了新能源路线之后,他将目光投向一水之隔的日本市场。当看到丰田以油为主、以电为辅的混动运行模式后,他灵光乍现,“既然我们的优势是电池,何不试着做一套以电为主、以油为辅的系统(插混)呢?”
“这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犹如进入无人之境。”王传福回忆那段岁月时内心澎湃,“无人之境”虽广袤却孤独,他身涉其中,如同一个人的马拉松,同行者寥寥。但他不惧时间荒野的洗礼,在插混的道路上直面“一切未知的挑战”。
坚持必有回报,信念必有成果。2008年,搭载第一代DM技术的全球第一辆插电混动汽车比亚迪F3DM问世,F3DM的量产下线意义非凡,比亚迪不仅实现了自我突破,更是打破了日系在混动技术上的封锁。
同一年,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总裁索科尔来到比亚迪深圳总部参观考察,当他看到了比亚迪诸多成果后,立刻就向巴菲特建言,“This guys amazing.You want to meet him.(这家伙魅力四射,你一定得见见他)。”
最终,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巴菲特以2.3亿美元投资认购了比亚迪10%的股份(原本巴菲特想要投5亿美元拿下更多股份,但被王传福拒绝了),这笔投资也为巴菲特日后带来了高达几十倍的巨大收益。
原来,荆棘中也可生出绚丽花朵。
“一场豪赌”
“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活下去!”
——王传福
现实总会有些“出人意料”。
当时间跨越到2018年,比亚迪的DM混动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这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也首次突破100万辆,达到125.6万辆。但插混车型仅售出27.1万辆。
10年的光阴跨度,比亚迪几乎仍在原地踏步,因长期看不到希望,比亚迪内部也有人动摇了,“别人都不干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在回忆这段时光时,王传福哽咽着说:“当时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活下去。”
比亚迪最终扛过了2019年的“至暗时刻”,这源于王传福的坚持和比亚迪的韧性,“我始终坚信插混车应该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第一台车,无论如何要坚持走下去。”他顿了顿再说道,“即使走错了我也认了。”
在外界看来,这是一场“豪赌”。甚至,在已经连续3年利润大幅下滑的2019年,当年仅有16亿元的净利润的情况下,比亚迪仍然掏出了高达84亿元的研发费用。
对于外界的质疑声,王传福回应说:“许多人在笑我们,说我们这是在烧钱,但我们深知,要把车造好,要想发展新能源,没有核心技术是不行的!”
也正是“孤注一掷”的孤勇之气,撑起了比亚迪的整个未来,比亚迪大踏步走向了蓬勃生机的新世界。
“春天来了”
“全球插混已进入中国时刻!”
——王传福
自从20年前王传福确定了新能源汽车这个方向后,他就再也没有犹豫和退缩过。即使是在2019年的“至暗时刻”,他心中的那一烛希望之火,虽微弱却可退却黑暗,让他重聚勇气。
面对未知,他大手一挥,大笔的资金投向了似乎“深不见底”的研发。他很清楚,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在未来赢得市场主动权,因此,他不在意经费是否在疯狂“燃烧”,只在意“技术鱼池”是不是足够大、足够深。
2020年3月底,震动业界的“刀片电池”来了。这是一项极具价值的创新设计,其特点是:超长寿命(3000循环充电次数)、高能量密度(与三元锂电池相当)。并因其超高安全性(针刺不起火),被业内称为动力电池的安全新标杆。
而匹配了“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旗舰车型“汉”,则是战力狂飙,上市首月即过5000辆,3个月后便迅速攀升至万辆之上,迅速跻身中大型轿车前列,并打破了合资长期在该市场的统治地位。而那句“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更是被行业广为传颂。
“春天”如约而至。在2021年发布第四代DM技术的助力下,比亚迪也迎来了全面腾飞:2021年,比亚迪销量为73万辆,增长75.4%;2022年,全年销量攀升至186.8万辆,增长152.5%;2023年则高达302万辆,增长61.9%。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3年的3年间,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狂增30倍(从4.8万辆飙涨到143万辆)。
在今年5月,王传福宣布第五代DM技术到来,其热效率高达46.06%,百公里油耗低至2.9L,汽车油耗正式进入“2时代”。
“如今全球每卖出4辆插混,就有3辆是中国品牌。”王传福自豪地说,“世界最先进的插混技术都在中国,全球插混已经进入中国时刻。”
坚守“初心”
“他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
——查理·芒格
“比亚迪是个奇迹,因为有那个家伙!”这句话是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对比亚迪和其掌舵人的评价。
王传福很“任性”。当他听到工程师说“DM混动技术可以将亏电油耗降低到3L以内”时,他当即拍板开干。他说,“如果失败了,最多几十个小目标打水漂,但一旦成功了,将会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达202亿元,同比大增42%,创下历史新高。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近1600亿元。同时,比亚迪研发人员已超过10万,在全球车企中排名第一。
高投入必有丰厚产出。比亚迪近年来一一亮相的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技术平台、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璇玑架构等颠覆性技术,哪一个不是令业界瞩目的技术创新成果呢?
从早年的“土味十足”到如今的“技术派”,从“油电同价”到“电比油低”,比亚迪以“颠覆”之姿完成了对合资的逆袭,并一跃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
目前,比亚迪汽车板块已经完成了“四大品牌”(比亚迪、腾势、方程豹、仰望)的战略布局,涵盖了从低端到高端,再到豪华,以及专业品牌市场的架构体系。从企业发展来看,比亚迪实现了电子、汽车、储能和轨道交通四大领域的全覆盖。业内人士评价称,在比亚迪的发展道路上处处闪耀着战略前瞻的光芒。
如今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30年来,比亚迪始终坚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初心,坚持“技术为王”的发展理念。在这期间,艰辛与困惑、信念与坚持,彼此交织缠绕,却阻挡不住王传福前进的步伐。作为比亚迪的掌舵人和领路人,他立场鲜明,又韧性十足;他敢于亮剑,却也谦逊低调;他以前瞻的视野和优秀的品质,将比亚迪一步步带向成功的彼岸。
比亚迪的故事仍在继续,王传福的梦想仍在延伸,步履不停,未来可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