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储能界了解到,近年来,常州依托光伏产业规模优势,将光伏制造和储能应用有机衔接,平衡分布式能源供需波动,实现工业园区以及城市多个场景能源自给自足,有效破解新能源消纳、能源保供难题。
一是布局生产端,构建产业发展新高地。实现绿色能源与新能源产业高度集成,推动光伏、动力电池等特色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光伏产业规模接近的全国十分之一,覆盖了除多晶硅料以外的所有生产制造环节,近一年光伏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实现1121.2亿元,规上光伏企业超90家,太阳能电池产量26.55GW,占全国的5%;动力电池产能突破106GWh、占全国的16%。天合光能建成“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与高校科研团队紧密合作,27次打破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自主研发的N型i-TOPCon电池可实现25.9%的光电转化效率。
二是深耕供给端,打造绿色能源新体系。持续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引导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和能量管理系统集成应用。今年以来,溧阳建成投运全省最大近零碳智慧园区微电网,建设5兆瓦分布式光伏,配置容量2000千瓦/3712千瓦时的储能设备,即使外界停电,储能设备也能保障园区应急供电;郑陆、直溪、前黄“渔光一体”项目先后投运,装机总容量达796兆瓦,年发电量将达10.8亿度,每年节约标煤35.4万吨,减少碳排放100万吨。
三是发力应用端,培育电网示范新场景。聚焦光储充场站、建筑楼宇、工业企业、产业园区、和美乡村等领域,开展“光伏+新型储能”微电网十大典型场景建设,今年率先启动23个试点项目建设。苏文电能旗下电能侠微电网云平台已接入国内4500多家企业,年用电量超62亿度,累计服务上万家工矿企业、商业综合体等电力用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