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充分发挥传统能源支撑保障作用

清洁减排综合网 储能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充分发挥传统能源支撑保障作用已关闭评论4阅读模式

据储能界了解到,“能源革命是一个复杂、艰巨、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实现碳中和,就要认清能源转型的发展是分步骤、分阶段的。要正视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我国国情,走出一条新路子。”10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在2024“哈密能源之问”会议上表示,我国能源转型要以电力为中心,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实现新能源规模化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施再电气化是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内涵。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加大力度调整能源供给和消费方式,已经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2023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6.4%,较2013年提高10.9%,煤炭消费比重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9.2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亿千瓦,占发电装机总量的58.2%。清洁能源发电量约3.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重为39.7%,比2013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左右。

刘吉臻指出,近年来,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未来,新能源电力将逐渐成为电量供应主体。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大规模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载体和手段,其本质是能够适应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特征。新能源电力要战胜保供、可靠性、消纳等挑战,就要充分发挥传统能源的支撑保障作用。

“实现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统筹发展,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原则。以燃煤发电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将发挥支撑保障与灵活调节作用,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吉臻表示,原有煤电机组是以带基本负荷运行模式设计的,灵活运行模式下,未来燃煤机组运行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以国家能源集团廊坊热电厂二期2350兆瓦项目为例,该项目兼顾城市居民供热和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兜底保障功能,燃料以煤为主,兼顾掺烧城市污泥,同步建设除尘及烟气脱硫、脱硝等高效环保设施。去年底,该项目已全面开工,目前正积极建设中,预计明年投产运营。

刘吉臻认为,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相适应的新一代煤电发展路径是灵活发电、高效发电、低碳发电和智能发电。“灵活发电方面,要应对新能源的间歇性,需要火电更宽的调峰范围,甚至需要机组启停来实现调峰。此外,要应对新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需要火电更高的调节速率。”

高效发电也给煤电提出新要求。刘吉臻说:“随着新一代煤电功能点位的转型,不宜以额定工况煤耗作为机组运行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应以全工况加权综合供电煤耗来评价。目前,我国煤电机组煤耗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23年全国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率为302克/千瓦时,与2020年的392克/千瓦时相比,下降了90克/千瓦时。”

“绿氨掺烧、绿氢掺烧、生物质掺烧等掺烧技术和煤电机组耦合CCUS技术可以减少煤电的二氧化碳排放,促进煤电产业低碳发展。另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集成智能传感与执行、智能控制与优化、智能管理与决策等技术,可助力打造智能发电运行控制管理模式,实现更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灵活的生产目标。”刘吉臻说。

相关文章
消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请及时告知我们。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weinxin
我的QQ
QQ扫一扫
清洁减排综合网
  • 来源:清洁减排综合网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qphe.cn/index.php/2024/11/13/13051.html